韓對華化工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
更新日期:2006-8-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據《韓國經濟新聞》消息,韓國化工公司過去多年來對華出口一直保持的連續增長勢頭首度逆轉出現負增長。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表明,韓國化企在經營上出現了多年來的首次虧損,其中LG化學公司、GS化工技術公司等幾大韓國化企對華出口均有下降。其原因除油價上漲引發的化工原料漲價外,中國化工產品產能擴大、自給率大幅提高是促成這一變化的重要因素。一直扮演日韓化工產品最大出口地的中國,正在成為日韓化工行業的新競爭對手。
韓國業界對中國的市場調查表明,在過去2~3年間,中國化工企業的多項新建和擴建項目,今年已開始陸續投產,這使得中國化工產品產量明顯提高。今年1~5月間,中國國內主要化工產品如乙烯和PVC的產量同比增長了25%以上,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合成樹脂、化纖原料和合成橡膠三大化工產品的進口同比下降了14.4%,韓國幾家主要化企一季度對華出口也下降了5%~11%不等。
再以PVC為例,韓國企業以石油為原料的產品過去大量出口中國,而現在中國企業以廉價的國產煤炭為原料加工的產品,由于價格較低,反過來開始進軍韓國市場,致使韓國PVC行業出現虧損。韓國化工界認為,PVC市場的變化僅僅是一個信號,今后中國化工產品出口韓國市場的攻勢將會越來越猛烈。
韓國化工業權威人士指出,過去韓國企業認為其化工產品比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產品更具競爭力,現在看來這僅是暫時現象。由于土地和勞務費用低廉,中國化工企業新建和擴建項目的投資要比韓國少得多,為降低產品成本打下堅實基礎。再加上近幾年中國化工企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穩步提升,使部分中國化工產品的競爭力已超過了韓國產品。
韓國業界認為,在過去10年間,表面上看是東北亞化工市場領跑國際市場,而事實上是中國在領跑東北亞的化工市場快速增長。過去中國是韓國和日本最大的化工產品出口市場,而現在中國已開始轉變成為日韓化工企業在市場上的新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