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瓶頸 可再生能源為何不用?
更新日期:2004-4-5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上海今年電力缺口300—500萬千瓦,而年輻射量達4700兆焦耳的太陽能資源,卻未得到充分重視。”昨天,全國人大環資委來滬對“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促進法”進行立法調研,交大一位教授的感慨引起大家共鳴。
這一感慨,反映了目前我國能源利用中的尷尬:有豐富的水力、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但難以開發利用。
原因何在?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委員馮之浚坦言有“六大瓶頸”:缺乏明確的發展目標和確實可行的規劃措施,使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發展速度和水平,遠遠低于大多數發達國家;缺乏足夠經濟鼓勵政策、激勵機制和強有力法規保障,影響投資者積極性;缺乏行之有效的投融資機制,使有關技術的推廣應用受很大限制;可再生能源技術成本相對較高,缺乏市場競爭力;沒有建立起完備的可再生能源工業體系,研究開發能力弱,關鍵設備仍需進口;缺乏宣傳教育,公眾對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意義關注不夠。
能否突破?專家們提出對策: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與環保一樣,需要全民參與。如現在電力緊缺,而一些市民有實力、有熱情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出力,可考慮讓價格稍高的“綠色電”進家庭。
一些專家建議,用價值杠桿推廣新能源。如果購買安裝太陽能裝置的房地產可以抵扣一定的稅,這類房子一定會受到消費者歡迎,房產商也會有積極性為房子安裝太陽能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