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烏魯木齊電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測壓排氣,7月11日18時39分,身著紅色工作服的工人開始不停地搖動手柄,位于哈中輸油管線阿拉山口計量站內的調節閥在期待已久的目光被中緩緩開啟。
幾分鐘后的18時45分,通過我國第一條大型跨國長輸管線輸送的我國進口哈薩克斯坦的原油開始注入位于阿拉山口口岸的哈中輸油管線阿拉山口至獨山子線(以下簡稱阿獨線)首站的計量儲罐,這標志著我國開始以管道輸送方式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原油,中國境外陸路管線供油時代同時開啟。
原油注入計量儲罐同時還意味著哈中輸油管道全線開始商業運營。注入阿拉山口口岸計量儲罐的原油還將通過長度為252公里的阿獨線也就是哈中輸油管線的中國境內段,輸往哈中管輸原油的終點站—新疆獨山子石化總廠。原油預計一個月內到達新疆獨山子石化總廠。
作為中國進口哈薩克斯坦原油運輸通道的哈中輸油管線,其境外段西起哈克斯坦國東哈薩克斯坦州的阿塔蘇鎮,終點至阿拉山口口岸的計量站,管線全長962.2公里;中國境內段(阿獨線)從阿拉山口口岸到目的地新疆獨山子石化總廠,全長252公里。
哈薩克斯坦是原蘇聯僅次于俄羅斯的石油資源大國,石油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里海沿岸,而且儲量主要集中在幾個巨型油田中。目前,哈薩克斯坦的絕大部分原油對外出口,出口市場主要是歐美國家。建設哈中輸油管線不僅關系到中國的能源戰略問題,而且也是哈薩克斯坦石油出口多元化戰略的一大舉措。今后幾年,中國也將成為哈薩克斯坦主要的石油輸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