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廣東LNG試點項目順利投產中澳兩國總理共同出席投產儀式
更新日期:2006-7-13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6月28日,廣東液化天然氣(以下簡稱LNG)一期工程順利投產,國務院溫家寶總理和澳大利亞霍華德總理共同出席了投產儀式。投產儀式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國寶主持,出席投產儀式活動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西澳州總理卡彭特等170多位中外來賓。
廣東液化天然氣試點項目,是我國引進LNG的第一個項目。進口LNG對我國發展國民經濟、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環境質量、提高生活水平、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1998年9月國務院批準廣東LNG先行試點,標志著我國天然氣開發利用進入全面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中國政府決定在我國沿海地區擴大使用LNG,是推動我國能源領域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決定。
經國家批準,廣東LNG項目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370萬噸/年,項目總投資約291億元,2006年建成投產,2010年達產。廣東LNG項目,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英國石油公司(BP)以及廣東省、深圳市、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多家企業合資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370萬噸/年接收站,383公里輸氣干線,配套建設燃氣電廠、城市燃氣管網、運輸與造船項目等。廣東LNG項目采購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天然氣資源,合同期25年。LNG資源,用于發電的比例約占65%,用于深圳、東莞、廣州、佛山和香港等地城市燃氣的比例約占35%。
自1998年10月國務院批準廣東先行試點以來,項目進展順利。2002年8月,經招標,選擇澳大利亞為廣東LNG資源供應方,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參股海外氣田開發,獲得澳大利亞西北大陸架氣田項目12.5%股份。同年10月,簽署中澳天然氣技術伙伴關系基金宣言,由澳方政府提供2500萬澳元以支持中國發展天然氣工業和推動兩國能源合作。2003年9月,國務院批準廣東LNG項目可研報告。同年10月,兩國簽署《中澳天然氣領域技術伙伴關系基金啟動諒解備忘錄》,項目基金正式啟動。12月,項目開工建設并完成站線項目、運輸項目的中外合資公司登記注冊。2003年8月,簽署首船建造合同,實現以中方為主承擔運輸和造船。同年12月,一期項目開工建設。2006年6月,第一艘LNG船順利抵達項目接收站,卸下第一船LNG進行運行調試工作。從前期工作到工程建設,整個項目歷時八年。在我委統籌協調下,項目始終得到地方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中外全體建設者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設比計劃提前一個月完成。廣東LNG項目的勝利建成,是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優勢的又一體現,是落實能源“走出去”戰略的重大成果。
廣東LNG項目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遵循市場配置資源的客觀規律,針對LNG的綜合性特點,國家成功組織了大型項目廣東LNG試點項目招商、資源采購招標、廣東LNG運輸招商和造船招標活動。通過廣東LNG項目招標活動,不僅實現了到境外參股投資上游氣田開發的既定目標,而且有效地推動了我國LNG運輸業與造船業起步,同時有力地帶動我國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性地探索一條引入競爭機制管理大型天然氣項目的新路子,成功地探索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LNG產業發展的路子和大型天然氣項目的管理模式。作為我國引進LNG的第一個試點工程,廣東LNG項目成功實施將為我國今后開展的LNG項目起到良好示范作用,也將進一步推進我國與澳大利亞之間能源等方面的合作。
針對國際LNG買方市場特點,我國及時總結了建設廣東LNG項目的基本經驗,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廣東LNG模式。這就是,以市場換資源,以中方為主承運與造船,通過招標對價格、工程等進行擇優選擇的三項基本工作方針。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在工程、技術、經濟等方面有所突破,特別在競爭性選擇長期資源供應商、運輸合作伙伴上有所創新。通過采取若干創新舉措,開創了我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工程項目管理的新鮮經驗。
實踐表明,發展LNG產業,已直接帶動我國航運、造船、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金融、保險、城市燃氣等相關產業發展,并將創造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符合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基本方向。因此,要繼續在廣東LNG項目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LNG發展規劃,加快我國沿海地區引進LNG各項工作,繼續全面開放和全面對外合作,加強管網和市場建設,推動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利用。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可以堅信,廣東LNG項目的順利投產,將極大緩解珠江三角洲地區能源緊張局面,并對該地區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起到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