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迎來最大項目 中石化乙烯項目開工
更新日期:2006-6-2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該項目及其配套為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后的首個特大型項目,直接和間接增加的產值將超過100億元。
昨天上午,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引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下稱:中石化)百萬噸乙烯及配套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也是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后國家批復天津市的第一個特大型項目。根據測算,該乙烯項目直接和間接增加的產值將超過100億元。
3年內竣工
中石化集團天津石化分公司人士昨天表示,百萬噸乙烯及配套項目包括乙烯工程、煉油改造工程和配套熱電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新建年產100萬噸乙烯、將年加工原油250萬噸的1#常減壓裝置異地改擴建為加工進口高含硫原油1000萬噸等。
項目建成后,天津石化乙烯總規模將達到120萬噸/年,煉油綜合加工能力1250萬噸/年。同時,該項目每年還向天津市提供石化產品總量約300萬噸。其中:乙烯15萬噸、聚乙烯60萬噸、聚丙烯60萬噸、乙二醇36萬噸、純苯21萬噸、乙烯焦油17萬噸及丙烯、環氧乙烷等20多種基礎原料,對天津市發展下游化工產業有重要意義。
根據天津市和中石化共同商定的項目工程總目標,2008年該項目的熱電工程將具備投用條件,2008年9月煉油系統公用工程中交,2008年12月化工系統公用工程中交,2009年6月化工裝置中交,2009年全面投料運行。
5方面推動新區經濟
專家介紹,這一重點項目將在5大方面進一步推動濱海新區經濟發展:
一是促進化學工業結構升級。在《天津國家級石油化工產業基地發展規劃綱要(2005至2015)》中,天津市政府明確提出利用乙烯煉化一體項目提供的“三烯”、“三苯”等基礎原料,重點發展聚烯烴塑料、聚酯化纖輕紡、炭黑輪胎合成橡膠和精細化工4條主導產業鏈;
二是形成社會經濟聚集效應。該項目的建成,將推動整個化學工業的發展,為各種加工業和各種技術領域提供豐富的原材料,將成為現代工業發展的原料支柱之一;
三是完善城市載體功能。該項目將帶動天津市建設大型海水淡化廠,加快原油碼頭及鐵路、電力、物流倉儲等配套工程;
四是實現社會發展效應。據測算,該項目建設可直接或間接增加就業崗位2萬個左右;
五是提高經濟效益。“十一五”末期,大乙烯項目將新增工業增加值55.8億元,大乙烯對接項目新增工業增加值37.3億元,帶動其他全部行業增加值增量為33億元。
乙烯需求將繼續增長
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剛認為,天津建設大型乙烯工程,受益的絕不僅僅是天津,該項目之于環渤海區域,具有強大產業帶動力和聚集效益,對推動濱海新區建設,輻射拉動環渤海經濟協調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內石化產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預計到2010年,我國乙烯生產能力達到1700萬噸,當量需求量將達到2700萬噸,乙烯自給率提高到58%,但是供求缺口還有1000萬噸。因此,天津乙烯項目有巨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