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油和乙烯成為我國石油和化工龍頭產業
更新日期:2006-5-29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馮世良在中國北京第九屆科博會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表示,煉油和乙烯在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居龍頭和核心地位,說明石油化工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據了解,2006年1月11日,國務院會議原則通過煉油乙烯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這是進入“十一五”后,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的第一批產業發展規劃。這證明了煉油和乙烯在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龍頭和核心地位,也證明了石油化工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最新預測表明,今年我國石油消費將達3.28億噸,已躋身于世界石油消費大國行列,而到2020年我國成品油需求量將為2000年的2.3倍(約5億噸)。
馮世良認為,在原油供應壓力下,煉油主要是以結構調整為重點,提高煉油企業的集中度,加強煉油能力的完善配套,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油品質量,提高柴汽比。淘汰一批工藝落后的小煉油裝置,并建設幾個進口原油加工基地。為了規避進口原油的風險,國家和企業將加強原油儲備能力的建設,以規避國際石油市場的波動對我國進口原油的風險;加快乙烯工業的發展將成為“十一五”時期的突出重點。大型合資乙烯項目的建設進度將有所加快。合成樹脂是國內需求量大、增長快、進口量多、供需矛盾最為突出的門類,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樹脂都將是今后快速發展的品種。調整合成樹脂的品種牌號,提高專用樹脂比例,以使合成樹脂達到多樣化、專用化、系列化,是合成樹脂發展的必然趨勢。據悉,由于紡織和服裝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大型精對苯二甲酸、丙烯腈和聚酯裝置將得到快速發展,一批缺乏競爭力的小型聚酯裝置在競爭中會退出市場。乙二醇、苯酚、丙酮、環氧丙烷、丙烯酸等缺口較大的有機原料產品的技術水平將得以提高、生產能力不斷擴大,還將集中建設一批規模大的裝置,以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