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將成為我國解決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徑
更新日期:2004-3-1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康日新16日在京表示,在我國能源短缺的背景下,本世紀頭20年,核電將成為中國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中國未來的核電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康日新在第八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上說,我們將在“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方針指導下,在自主開發的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加快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的步伐。
核工業是我國戰略性高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我國的核工業有了較大發展。目前,我國大陸有8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在建的3臺機組也將在兩年內投入運行,屆時,我國核電裝機總容量將達870萬千瓦,形成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江蘇田灣三大核電基地。
秦山核電、田灣核電、廣東核電、江蘇核電……一個個布置精美的展區,仿佛將人們帶進了核技術應用的王國:核燃料組件、蒸汽裝置、壓力容器、輻射檢測裝置、集裝箱檢測系統等等,不一而足,琳瑯滿目。16日的展覽會,成了我國核工業尤其是核電發展的一次巡禮。
在核電項目的帶動下,我國的核燃料循環工業體系不斷完善,在關鍵環節上實現了生產能力的跨越和技術水平的提升。“國內現在大部分核電站的核燃料都由我們供應。”展覽現場,四川宜賓核燃料元件廠的工作人員驕傲地說。
我國的核應用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同位素和輻射技術的產業規模達到年總產值300億元。
由中國核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兩年一次。來自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家的近70家廠商,以及國內6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會將歷時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