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工業電價可能再度上調
更新日期:2004-3-5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發改委正考慮每度提價2分,家庭用電不提價
據《中國日報》報道,中國政府正計劃提高電價以建設更多的電網,并對一些電價低于正常價格的發電廠提供支持。
業內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正在考慮將每千瓦時電價提高0.02元。這意味著高耗電企業,如鋁、鋼和水泥等企業成本將增加近400億元(這是在電力生產按年增長12%的基礎上估計的)。但家庭用戶的用電價格將不會提高。
提價將增加通脹壓力
專家認為,電價的上升將會增加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CPI)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都達到3.2%,這是1997年以來的最大漲幅。央行行長周小川最近說,政府應該警惕可能的通貨膨脹。
年初國家發改委已經上調電價每千瓦時0.008元,以抵消電煤價格上漲導致的發電成本上升。然而,這一次,電價的上升(包括以前的0.008元)將使兩大電網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也受益,這兩家企業從發電廠購買電力,然后再把它賣給最終用戶。
電價上升收益中的一部分將用來資助那些現金緊缺的電網公司改造他們脆弱的輸變電線路。去年,全國2/3強的地區受困于電力成本上升,主要是因為輸變電線路輸送能力不足。
消息人士還表示,電價上升帶來的部分收益將用于增加部分發電廠的上網電量。
中國的電力消費去年上升15%,創下19100億千瓦時的紀錄。據預測,今年的電力消費有可能達到20900億千瓦時。
改善電網公司財務狀況
國家電網公司上月曾經表示,公司計劃今年投資815億元用于輸變電線路建設和網絡的更新。但電網公司目前現金流不足以為該建設提供資金,主要因為現存的稅收制千瓦時有利于發電企業。終端用戶支付的稅收60%以上返給了發電企業,因為政府希望吸引投資者建設發電廠。2002年末,政府實行廠、網分離,迫使國家電網公司剝離它自己的發電廠,國家電網公司以前是用發電收入來支持其電網建設的。“我們嚴重短缺資金,需要找到新的資金來源進行電網建設。”一位業內人士說。
消息人士說,電價上升部分也將用于支持電網公司歸還近年來為更新電網而欠下的銀行貸款。近年來電網公司為改善城鄉電網已經投入了超過3000億元。絕大部分資金都是從國有商業銀行貸款來的,去年底已經陸續到期。去年國家電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61%。“電價上漲將改善我們公司的財務狀況,”國家電網公司的一位高層表示,“但它仍不足以覆蓋成本。”“我們不能期望電價一夜之間就達到正常水平,因為這將會大大增加用戶的生產成本。提價要慢慢來”。該人士表示。
香港工業總會珠三角工業協會主席林健鋒昨日表示,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早預警告今年會出現電力緊張。香港工業總工會主席梁君彥表示供電不足勢必對港商在內地生產線造成影響。因此,工總早前致函中央政府,反映港商的憂慮。
林健鋒表示,經致函中央政府反映后,各地政府已主動與港商接觸,商討解決方法。部分港商更準備后備發電機組。據悉目前沒有港商因為電力不足導致停產或影響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