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十一五”期間乙烯產能將增140%
更新日期:2006-3-1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國家發改委昨日公布《乙烯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根據規劃,“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增加乙烯生產能力1000多萬噸,增長140%左右,乙烯企業平均規模將從47萬噸提高到58萬噸。
《規劃》中提出,擴大原料來源,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多渠道、多品種進口資源,彌補乙烯生產原料不足。新建乙烯要與千萬噸級原油加工基地緊密結合,采取園區化發展模式。打破地域分割,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快企業間的資產重組和業務交換,強化資源優化配置和新技術、新品種的聯合開發。調整產品結構,突出核心業務。
今后5年,我國將新建南海石化等七大乙烯工程,增加乙烯產能620萬噸,形成長三角、環渤海和珠三角三大乙烯產業區,產能占到全國60%以上。同時在新疆、甘肅、四川、湖北等中西部地區建成大型乙烯生產基地。此外,通過改造或擴建現有企業,增加乙烯生產能力438萬噸。
在行業準入上,新建乙烯項目原則上要依托現有大型煉油企業,實行煉油化工一體化,乙烯項目業主原料自給能力必須達到75%以上;新建乙烯項目單線規模達到80萬噸級以上,乙烯以及下游石化裝置必須選擇先進適用的生產技術。投資方必須具有一定的資金實力,現有企業凈資產必須超過乙烯項目出資額度,資產負債率不得高于60%;新建乙烯項目資本金必須達到1/3以上,現有乙烯企業改擴建項目資本金必須達到40%以上;中外合資乙烯項目,外商必須擁有主要裝置先進技術或原料供應能力,中方相對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