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否認BP140億美元入股 專家符合戰略需要
更新日期:2006-3-14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2月27日,根據道瓊斯的報道,中石化否認了此前一日英國《觀察家報》關于英國石油公司(BP)140億美元入股中石化25%的報道。
《觀察家報》稱,這次BP入股中石化,以雙方共同組建合資公司的形式進行。BP將投資140億美元組建合資公司,占合資公司總股份的1/4。《觀察家報》援引中國高層政府官員的話說,中國政府已同意BP入股中石化。
對此,中石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層管理人士表示,該報道不真實。而中石化董事會秘書陳革表示,前一段時間,確實有人提議BP入股中石化,目前為止尚無動向。
“這種事情確實很難判斷。”東方證券分析師王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BP入股中石化的傳聞時有流傳,一直沒有證實,但這種合作的可能性并非沒有。
王晶分析說,從歷史上看,中石化與BP有著多年的合作關系。中石化2000年海外上市時,BP曾購買其18億股,2004年出售,獲利25億港元。此外,這兩家公司在乙烯生產和加油站等多個項目中都有合作,這為他們的進一步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占領中國市場一直是BP的重要戰略目標。”王晶分析說,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對石油石化產品的需要日益遞增,增長速度高居全球首位,并且這種需求還在繼續、擴大,對全球石油石化巨頭來說,中國市場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借道中石化,BP能較為容易地進入中國的煉油和油品營銷行業,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
王晶表示,對中石化來說,牽手BP也有戰略意義。一方面,中石化可以獲得BP的先進石油開采技術,彌補中石化上游勘探業務的不足,學習到BP先進的管理經驗,拓展中石化的全球市場視野,提高其綜合競爭力。另一方面,如果BP果真以140億美元入股中石化25%的股份,那么其定價還是很高的,平均每股達6元多,比中石化現在的5元多一點的股價高了不少,中石化可以獲取巨額溢價。而其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可以使其在與中石油的競爭中處于更為有利的地位。
2月16日,中石化公布以現金要約方式收購齊魯石化、揚子石化、中原油氣和石油大明之后,其余下的上海石化、儀征化纖、泰山石油、武漢石油和石煉化等5家子公司的私有化進程也為眾多投資者所關心。
“隨著股改期限的臨近,中石化的私有化進程肯定會越來越快。”王晶表示,中石化可能會在近期或“兩會”后回購上海石化和儀征化纖等公司,雖然具體回購日期不能準確判斷,但中石化肯定在做回購的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