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品仍處緊國家將力保煤電油氣
更新日期:2006-2-16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2月13日,商務部發布了"2006年上半年300種主要生產資料供求狀況調查分析"報告。該報告在廣泛征集各地商務主管部門、重點生產和流通企業以及有關行業協會及專家的意見后認為,今年上半年,我國部分基礎能源和原材料市場供給偏緊的狀況繼續得到改善,但能源類產品總體仍然處于緊平衡狀態。
報告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我國煤炭市場供需關系將隨著年初冬季取暖期結束及主要耗能產業需求減弱,繼續向寬松方向轉變。市場價格受季節、運輸條件、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以平穩、小幅振蕩為主。而成品油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大,國內生產受資源約束,將繼續保持低速增長,國際高油價短期難以出現實質性回調,供需關系依然呈現偏緊局面,國內市場價格繼續高位運行。
對于我國10種能源產品,調查意見認為,供求平衡的占58.7%,供不應求的占35.6%,供過于求的占5.6%;51.4%的調查意見認為價格將上升,43.9%的意見認為價格基本穩定,認為價格將下降的只占4.6%。
其中,認為煤炭市場供不應求的占33.2%,供求平衡的占58.7%;認為煤炭價格上漲的占48%,價格平穩的占44%。認為成品油市場供不應求的占37%,供求平衡的占58.6%;認為價格上漲的占53.4%,價格平穩的占43.8%。分類別看,認為汽油市場供不應求的占43.9%,供求平衡的占53%;柴油市場供不應求的占60.9%,供求平衡的占39.1%。
據了解,2005年我國能源等基礎薄弱行業得到加強,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產品投資和房地產過熱初步得到遏制,生產資料市場過快增長的需求勢頭得到抑制,部分能源原材料供求偏緊的矛盾得到緩解,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漲勢明顯趨緩。
但商務部分析認為今年上半年,國際原油供應和油價變動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石油價格持續高位徘徊,對國內石油供應和消費的不利影響加大。此外,重大突發性事件和投機炒作行為也可能對市場平穩運行帶來影響。
對此,國家有關方面也在有意識地部署工作,以保障能源供需平衡。根據2006年我國能源工作思路,2006年我國能源工作將在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的能源方針基礎上,把煤炭行業做強做大,并調控電力建設規模和速度,實行油氣并舉,加強國內油氣勘探開發,擴大境外合作開發,增強石油戰略儲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