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排查新建石化項目|查處290億項目
更新日期:2006-2-8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春節剛過,國家環保總局再掀“環保風暴”。繼前天公開披露廣東北江鎘污染、遼寧渾河撫順段水質酚濃度超標等6起較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后,昨天,國家環保總局發出通報,宣布將對127個分布在全國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區、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附近的重點化工石化類項目進行環境風險排查,對11家布設在江河水邊的問題嚴重企業實施掛牌督辦,對10個大型違規建設項目進行查處。
去年也是在這個時候,國家環?偩滞▓罅税ㄈ龒{總公司所屬三個電站工程在內的30個嚴重違反環境法律法規的建設項目名單,責令他們立即停建,并對其予以重罰,對直接責任人員建議給予行政處分。此舉被贊譽為掀起了一輪“環保風暴”。盡管有人認為,“風暴”掀起之后對有關責任者的處理尚嫌不夠,但接下來隨著環?偩衷凇皥A明園防滲膜事件”后掀起“環評風暴”,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啟動全國環境安全大檢查,以及在北京等十省市啟動綠色GDP試點、力主確立綠色GDP在政績考核中的核心地位,直至現在掀起新一輪“環保風暴”,人們普遍感覺到,在國家環?偩值膹娏ν苿酉,環保部門以往較為低調的形象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同時環境執法的力度也在變得越來越大。
頗為引人注目的是,素以有膽識、敢說話著稱的國家環?偩指本珠L潘岳,此次在發布通報時坦言,“對于中國的環保事業來說,松花江事件是一次大挑戰和大考驗,我們支付了昂貴的代價,但也從中吸取了新的教益、新的思維和新的動力”,之所以要采取如此大規模的環境執法行動,是“為了迅速遏制環境安全事件多發勢頭,有效消除或減少環境安全隱患,避免類似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再度發生”。眾所周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發生,直接導致了原國家環?偩志珠L解振華引咎辭職,故按一般的理解,松花江事件應該是環保部門的一個“忌諱”,但潘岳副局長卻對此并不諱言,而且將其作為近期一系列“對公眾健康、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甚至外交局勢造成重大損失”的嚴重突發環境事件的典型,認為“反思這些事故,已不僅僅是某個企業是否有過失的問題,而是我國產業布局不合理、產業結構不平衡的整體問題”。由此可見,一方面,當前在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環境問題已經發展和積累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另一方面,人們也能真實而深切地感受到,對于現存及今后的環境問題和危害,環保部門的警惕性更高了,對于通過嚴格執法預防應對環境風險、保護公眾環境安全,環保部門的責任意識也更強了。
較長一段時期以來,環保部門在一些地方一直被視為“軟部門”,有人曾以“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形容環保部門的尷尬地位。所謂“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是指有些地方的環保部門盡管也希望不折不扣地嚴格執法,但很快便受到“影響重大工程進度,妨礙地方經濟發展”之類的指責,于是環境執法被迫為GDP指標讓路。現在“GDP崇拜”的神圣地位已經動搖,但綠色GDP在政績考核中的核心地位尚未確立,環境執法要最大限度地擺脫“GDP崇拜”的掣肘和地方保護主義的控制,捍衛和鞏固環保在社會生活中的崇高價值,還需要進一步從體制上、機制上強化環保部門的地位和權威。比如有人建議進行適當的機構改革,把環保部門從政府部門序列中獨立出來,賦予其相對獨立的執法地位。
這些自然需要假以時日,而當務之急,為了全力防范目前布局性、結構性的環境風險,防止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那樣的悲劇重演,環保部門唯有不負重托,嚴格履責,環境執法就是要理直氣壯地“硬”起來,執法力度就是要大一些,再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