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突破1.4萬億美元
更新日期:2006-1-17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海關總署1月11日發布了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情況,統計顯示,我國對外貿易繼2004年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后,2005年達到1422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2%,相當于“十五”時期初2001年的2.8倍。其中,出口7620億美元,增長28.4%;進口6601.2億美元,增長17.6%。
據海關統計,2005年12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98.1億美元,創單月進出口總值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其中,出口754.1億美元,增長18.2%;進口644億美元,增長22.2%。
海關統計顯示,2005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5948.1億美元,增長21%。其中,出口3150.9億美元,增長29.3%;進口2797.2億美元,增長12.7%。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6905.1億美元,增長25.3%。其中,出口4164.8億美元,增長27%;進口2740.3億美元,增長23.6%。
海關提供的數據顯示,我與前6大貿易伙伴的雙邊貿易額均超過千億美元規模,與歐盟、美國的雙邊貿易分別突破2000億美元。
2005年,歐盟繼續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歐雙邊貿易總額2173.1億美元,增長22.6%。美國是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雙邊貿易總值達2116.3億美元,增長24.8%。同期,日本是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日雙邊貿易總值1844.5億美元,增長9.9%。
2005年我國自韓國和東盟的進口增速高于總體增長水平,與韓國雙邊貿易總額首次超過千億美元。其中自韓國進口768.2億美元,增長23.4%,高于進口總體增速5.8個百分點,韓國成為我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比上年躍升了3位。東盟為我國第三大進口來源地,2005年我自東盟進口750億美元,增長19.1%。
在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占主導地位,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增勢良好。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4267.5億美元,增長32%,比總體出口增速高出3.6個百分點,占全年出口總值的56%,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機械及設備出口1497.2億美元,增長26.7%;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1723.2億美元,增長32.9%。
同期,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182.5億美元,增長31.8%,比總體出口增速高出3.4個百分點。
傳統大宗商品出口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其中服裝出口738.8億美元,增長19.9%;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411.3億美元,增長22.9%;鞋類出口190.5億美元,增長25.3%;塑料制品出口112.8億美元,增長22.9%;旅行用品及箱包出口73.1億美元,增長17.2%。
在進口商品中,初級產品進口增幅回落,工業制成品進口步伐放慢。海關統計顯示,2005年,我國進口初級產品1477.1億美元,增長26%,占當年進口總值的19.4%,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其中,進口鐵礦砂2.8億噸,增長32.3%;進口原油1.3億噸,增長3.3%;進口食用植物油621萬噸,下降8.1%;進口紙漿759萬噸,增長3.7%;進口原木和鋸材3534萬立方米,增長9.3%;進口大豆2659萬噸,增長31.4%。
同期,進口工業制成品5124.1億美元,增長15.4%。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進口1748.4億美元,增長22.9%;機械設備進口963.7億美元,增長5.2%;化學品及有關產品進口777.4億美元,增長18.7%;有色金屬進口170.9億美元,增長20.6%;汽車進口16.3萬輛,下降7.3%;鋼材進口2582萬噸,下降11.9%。
自2002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已連續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2005年繼續穩居全球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