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原油暴漲 新一輪攻勢的開端?
更新日期:2006-1-12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周二市場預期國際能源署將在發布的石油市場月度報告下修世界石油需求增長預測,因而國際原油價格在亞洲電子盤階段下跌。然而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明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量將反彈,國際油價立即反跌為漲。周二收盤時紐約輕油11月期貨每桶63.53美元,上漲1.73美元;布倫特原油11月期貨60.08美元,上漲1.30美元;紐約取暖油11月期貨每加侖201.79美分,上漲4.61美分;汽油11月期貨每加侖183.32美分,上漲3.26美分;倫敦10月柴油期貨每噸604.75美元收盤,上漲11.00美元。
交易商注視颶風摧毀的美國原油和煉油廠生產能力多久才能恢復正常,也注視法國煉油廠因罷工而損失的情況。美國能源信息署在最近一次的評估中顯示,還有每日210萬桶的煉油能力因為颶風卡特里娜和麗塔的影響而中斷。
美國海灣油氣生產繼續改善。截止10月11日美國東部時間中午12:30統計的資料顯示,美國墨西哥灣地區石油產量中斷70.84%,天然氣產量中斷60.42%。8月26日以來該地區石油產量損失了近10%。
國際能源署在周二公布的月度報告說,由于颶風卡特里娜和麗塔的影響過去后,明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反彈,中國需求也將復蘇。國際能源署說,假如煉油廠能避免非計劃停工,延長檢修期間并保持全負荷運轉,冬季燃料供應量將增加。但是分析師對此并不樂觀。巴黎的SG Commodities資深分析師Deborah White說,沒有可能在整個冬季都碰上這些機會。
由于颶風卡特里娜和麗塔影響,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全球對石油的日均需求增長量126萬桶,比上次下修了9萬桶,同時預計今年第三季度石油日均需求增長量70萬桶,下修了22萬桶。
報告說,9月份美國石油產品需求量受到了颶風卡特里娜和麗塔的重大影響。地區經濟受挫,供應不足,同時成品油價格上漲,估計美國9月份需求比去年同期降低2.3%。
國際能源署提供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球石油產品日均需求量與原先預測相比下降了98萬桶,原先預測是假定沒有颶風影響情況下的需求量。美國成品油需求量影響最大,每天平均降低79萬桶。
國際能源署也下修了對2006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測量,認為2006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長量175萬桶,下修了10萬桶。預計2005年中國表觀需求增長基本不變,平均每天需求660萬桶,同年比增長3.2%。然而預計2006年需求增長量將反彈到7%,每天平均增長量710萬桶。
由于美國墨西哥灣地區原油產量受到颶風的影響而減產,國際能源署預計2005年非歐佩克供應增長量達到6年來最低點,每天產量平均比去年增長30萬桶左右,比上次預測量下修了17萬桶。但是明年非歐佩克原油每天平均產量將比今年增長130萬桶,而歐佩克生產能力將增加。
中國石油需求仍然強勁,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108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4.8%;9月份成品油進口量27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6%。
美國能源信息署也將在周三晚些時候發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預計在這次《展望》中將對需求預測做較大的下行調整。消息人士說,美國能源信息署將下修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預測日均增長量40萬桶,同時將需求增長預測從原先的2.1%下修到1.5%。
法國最大的煉油廠罷工仍然持續,這次罷工可能會削減該國一半的成品油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