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煤價格談判出現僵持局面
更新日期:2006-1-5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在國家宣布放開電煤價格之后,正在濟南舉行的2006年全國重點煤炭產運需銜接會,昨天開始進入煤電企業談判階段。據記者了解,企業談判剛剛開始,便出現僵持局面。
昨日,山西省煤炭銷售辦公室訂貨合同處白處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山西省各煤炭企業根據市場情況已經跟各用煤企業不斷進行接觸,目前主要圍繞今年煤炭的訂量和價格展開洽談,與往年一樣,主要的分歧還在于電煤價格方面。
某電力集團一位負責人則告訴本報記者,正式的談判剛剛開始,但雙方已經進入僵持。煤電雙方已經把各自的意見攤開來,電力方面的意見是保持目前的價格穩定不變,而煤炭方面普遍要求漲價平均每噸20元-30元。
河南省煤炭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煤炭專家李朝林告訴記者,根據預測,今年煤炭供求形勢平衡的情況下,政府放開電煤價格,預計帶來電煤價格的小幅上漲。李朝林說,電煤價格放開后,政府不再對電煤價格上漲進行干預了,在電煤市場上積聚的電煤價格上漲的動力將被釋放,根據目前的供求狀況,及煤炭市場交易中明顯存在的市場煤價格較大幅度高于合同計劃電煤價格的實際,電煤價格的小幅度上漲將可能成為今年全國產運需煤炭訂貨會的主旋律之一。
據介紹,在煤炭生產成本的構成中,本次會議上提出了煤炭生產經營完全成本的新概念,煤炭生產的成本不僅包括傳統的直接生產成本,還包括安全治理成本、環境保護成本、資源購買成本、可持續發展成本、行業退出成本等,這些成本的列入,勢必增加煤炭生產經營成本。成本的增加無疑會推動煤炭產品銷售價格的上揚,完全的煤炭生產經營成本成為煤炭價格上漲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撐。
■前瞻
煤炭產能過剩壓力逐漸顯現
預計今年需求增幅低于近年水平,煤炭需求過快增長被有效抑制
正在山東濟南舉行的2006年全國重點煤炭產運需銜接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歐新黔指出,通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中國煤炭需求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抑制,預計今年煤炭需求的增幅將低于近幾年來的水平。
宏觀調控抑制需求過快增長
歐新黔說,通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適時適度進行“點調節”的決策,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繼續抑制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的投資過快增長,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引導和調控。及時調整了部分行業的出口稅收和加工貿易政策,對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大幅度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去年全國煤炭出口比上年減少1300萬噸,煤炭進口增加700萬噸。
同時,中國更加注重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編制了一批重點行業發展規劃,發布了鋼鐵等產業政策,推動鞍鋼、本鋼聯合重組和首鋼搬遷改造。淘汰了一批落后的水泥、鋼鐵、煉焦、電解鋁生產能力。節約型社會建設扎實推進,研究提出了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發布了《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重點節能工程陸續實施,循環經濟試點全面啟動。所有這些,對抑制中國煤炭需求的過快增長,促進供需平衡發揮了重要作用。
產能過剩壓力將逐步顯現
據歐新黔分析,2006年中國煤炭需求的增幅將低于近幾年來的水平,而產能過剩的壓力將逐步顯現出來。隨著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煤炭需求也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但由于宏觀調控成效進一步顯現,以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高耗能產品的過快增長繼續受到抑制,社會各方面的節能效果日益明顯,煤炭需求的增幅將低于近幾年來的水平。
據預測,2006年國內煤炭需求21.7億噸左右,其中發電用煤12.1億噸,加上出口8000萬噸左右,總需求約22.5億噸。但從煤礦產能看,截至2005年4月,全國持有煤炭生產許可證的煤礦核定能力為22.6億噸,超過2006年總需求。而且近幾年各方面投資辦礦積極性很高,生產能力迅速增長。
2005年新增能力至少在6000萬噸以上,產能過剩的壓力逐步顯現。
歐新黔也指出,這里面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主要是目前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礦,將有約4000處被關閉,這對煤炭產量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2006年煤炭供需將保持總量基本平衡、比較寬松的格局,短期內不會出現全面供應緊張,也不可能出現嚴重供大于求,但不排除局部地區、個別時段出現緊缺或積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