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決心降低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度
更新日期:2005-12-30 編輯:氯堿網 |
在線收藏 |
|
面對能源供給壓力日趨增大和國際油價不斷上升給經濟安全帶來的挑戰,中國已經下決心降低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對新華社記者說,降低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度,就是要避免石油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不斷攀升。
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27日在向全國人大做報告時說,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將把優化能源結構作為保障能源供應的中心任務,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從目前的7%左右提高到15%左右。
數據顯示,目前石油占中國能源消費的22.7%,煤炭作為中國最主要的基礎性能源,比重達到67.7%,天然氣為2.6%,水電、核電、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7%。
近幾年,中國石油消費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2004年,中國進口原油1.2億噸,原油對外依存度上升至40%。2005年,盡管進口增幅大幅回落,但全年原油進口量預計仍將達到1.3億噸。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說,盡管受國際石油市場影響,中國石油進口會有波動,但中國石油消費量持續增長的態勢不會改變。因此,降低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度,首先必須從國內入手。
“中國的石油需求量不是不可以增長,而是必須防止浪費性的增長”,“除了技術上必須使用石油類產品的領域,應盡量減少不合理的石油消費,”周大地說。
盡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親自呼吁,中國目前仍有80多個城市對小排量汽車實行限制政策。另一方面,燃油發電仍是許多地區解決電力短缺的主要手段。這些在周大地看來,都屬于浪費性的石油消費。
發改委能源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憲指出,從產業結構看,降低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度,要求中國不能過分發展高耗油產業,并降低單位GDP油耗。“中國的經濟增長決不能走過度依賴石油的道路”。
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周鳳起認為,除了防止經濟對石油過分依賴外,中國還面臨著降低對煤炭依賴度的問題!澳茉聪M過度依賴煤炭,已經給中國帶來了環境和安全生產的巨大壓力”,他說。
高世憲預計,到2020年,中國計劃將煤炭的比重降低到50%至60%,石油仍將維持20%左右的比例。
“減少的比重要由多種能源來替代,包括天然氣、核電、水電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他說。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明確將核電發展戰略由“適度發展”調整為“積極發展”。到2020年,中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計劃達到4000萬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的4%。
一些具體的措施已經或者即將出臺。在最近發布的2005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小排量經濟型乘用車、醇醚類燃料汽車被列入鼓勵類發展目錄。而以發電為主的燃油鍋爐和發電機組則被列為淘汰類目錄。發改委官員同時表示,鼓勵小排量車的相關措施正在制定中,并即將出臺。
中國《可再生能源法》即將從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